第123节
傅希言呆若木鸡地看着人质反客为主地走在前头,心中涌起一丝丝小感动。不亏是南虞皇帝,万事争先,连当人质都这么积极。
地道有几个出口,最长的直通钱塘江,那里有皇帝留下的暗子,万一发生宫变兵变,便可通过暗子联络渡船,顺着钱塘江北上或南下。
南虞水系发达,水运交通便利,可惜他们要逃避追捕,船只目标明显,不利于隐藏,所以还是选择陆路。他们选择的不仅是陆路,还与皇宫很近,出来就是城门卫将军府。
秦效勋看着门牌,意味深长地说:“各位准备得很用心啊。”
傅希言坦然接受赞美,微笑:“接下来就看陛下的了。”
他们最终目的是离开临安城。比起朝中六部高官,城门卫才是命脉所在。只要打开这道门,后面就天高海阔任遨游了。
秦效勋本来就没什么向属下示警的想法,看到傅希言喊一个从屋顶上跳下来的人为“寿武王”时,就更没有了。
城门卫虽然是紧要部门,但将军的官职不高,在南虞武官体系上,隶属禁军,上面大佬很多,故而将军看到皇帝御驾亲临,微服私访,心中是既惶恐,又感动,还带着一丝丝明天就要飞黄腾达的期待。
“朕要秘密出城,不要让别人知道。”
皇帝猜,自己失踪后,禁军必然会有反应。
但他年纪小,又经历过摄政王的阴影,所以上位后实行分权制度,并没有设立宰相,只有三位参知政事,平日里都是辅佐自己理政,而六部之中,本以吏部为首,他又故意抬举礼部,与其分庭抗礼,所以,也很难推出一人独揽大权。
以往这是好事,如今却会造成自己离开后,南虞群龙无首的乱局。
他忍不住问傅希言:“你们打算留朕到什么时候?”
傅希言道:“确定我们安全之后。”
那要到何时!
秦效勋道:“朕保证,只要你们此刻放人,朕放你们安全离开南虞。”
傅希言说:“陛下拿什么保证?”
秦效勋带着淡淡的怒气:“傅公子是想让朕发誓吗?还是要朕用自己的项上人头担保?”
傅希言说:“我只想知道陛下如何保证灵教和天地鉴都能俯首帖耳。”
秦效勋语塞。
诚然,他能命令城门卫放走裴元瑾一行,却无法担保灵教和天地鉴不追缉。
傅希言反过来游说他:“所以,陛下还是跟着我们一起走比较好。灵教毕竟是国教,陛下在我们手里,他们投鼠忌器,就不会表现得太激动。而天地鉴嘛,是灵教请来的帮手,客随主便,想来也会礼让三分。”
秦效勋扬眉:“你之前不是说莫翛然指了路吗?那天地鉴何止客随主便,分明是反掖之寇,既与你们串通一气,何必担忧呢?”
这点小小的bug卡不住傅希言。他“真心诚意”地解释道:“傀儡道和储仙宫的恩怨你知道的吧。莫翛然在我这儿属于傀儡道余孽,天地鉴指的是宋旗云宋大先生。”
旁听的裴元瑾对他说莫翛然是傀儡道余孽,内心暗暗高兴,原本对他称莫翛然是“师公”,内心存有几分疑虑,如今自然是更愿意相信他。
城门卫将军动作很快,立马准备了两辆马车,寿南山带着谭不拘和两个皇帝亲卫一辆,裴元瑾、傅希言、秦效勋一辆,栖凤组潜龙组除了赶车的,都回到暗处。
城门卫将军亲自在前面开路。
夏日天亮得早,卯时不到,东边的太阳还没露脸,那霞光已经升腾而起,宣告着黑夜的败退。而两辆碾着晨间静谧而行的马车却与光明背道而驰,一路追着黑暗西去。
城墙巍峨,门禁森严,可是门内有内鬼交易时,那巍峨的,便矮小了,那森严的,便松弛了,城门从里面拉开,将军小意送到门口,压低声音说:“恭送陛下。”
秦效勋忍不住打开拉开车厢帘布看了他一眼,虽然没指望他救自己,可看他眼神差到一点蹊跷都没看出来,说明自己的眼光也不怎么样!
将军笑得很谄媚。
秦效勋不想节外生枝,挥了挥手。
马车驶出城门,傅希言松了口气,开始计划下一步行程。
秦效勋说:“还没有结束。”
“我们不是已经出来了吗?”
“朕调了神武军在城门外守着,前面就是神武前军,由刘光城统领。”秦效勋从怀里掏出一枚印章,“你派人带着朕的私印过去,让他放行。”
傅希言没想到小皇帝还留着这么一手,不由暗暗庆幸,好在他们选择了擒王战略,若光是靠武力硬拼,变数未免太大了。
他将私印递给裴元瑾。潜龙组栖凤组说到底都是储仙宫的人马,自己不好越俎代庖发号施令。
裴元瑾将私印交给了小桑。两组人马中,就他口才好,脑子机灵。小桑显然也明白这是少主对自己的信任,喜滋滋地接过私印去了。
马车继续缓缓前行。
就在傅希言累了一晚上,准备打个盹儿的时候,裴元瑾突然蹿出车厢,只见西方天空的微光被漫天的箭雨遮蔽,千万支箭矢转瞬间就袭到面前。
他手持赤龙王,发出一道数道剑气,将铺天盖地的箭雨劈出了一个大洞。余下的箭矢纷纷落地,插在马车不远处,密密麻麻的一片,触目惊心。
如果从天空往下看,能看到两辆马车已经被落地的箭矢团团包围。
然而这还是第一波。连绵的箭雨仿佛没有尽头,不断地从天而降,像极了他们与秦效勋初见时的那场大雨,区别是,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场“雨”的尽头在哪里。
傅希言跳下马车,回头看跟着出来的皇帝。
秦效勋是南虞皇帝,性命贵重,不可能拿自己冒险,而这场箭雨来得突然,不像救驾,倒像灭口。
秦效勋显然也震惊之极,随即是暴怒:“刘光城。”
他登基时间太短,来不及整顿军务,可这次调回临安的,都是父亲留下的老人,在忠心方面本来应该毫无问题——可这“本来应该”终究出了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