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模拟器 第625节
卢彬听着周成的分析,微微张开了嘴,实在是没想到,周成这才多久工夫,竟然把这里面的套路,分析得如此深入?
这周成,是干嘛的?
周成继续说:“当前的医保政策,对于纯粹的操作、检查、普及的药物,是百分之九十五与百分之百报销兜底的。”
“病人的花费小了,一定程度上,甚至可能不到两千元,就可以治疗比较复杂的骨折,或许更少。”
“这样,治疗意愿也会更加强一些,减轻了医疗费用的消耗后,普通大众的就诊意愿,平均健康水平,才能够有所提升。”
周成有思考过这么一件事,那么,就是为什么,顾部长,会让他来地级市医院,想必,周成觉得。
曾老师和桂元平老师,从来都没有把他当成一个非常纯粹的医生在培养。
这两位老师,全都是国士。
院士在更高层面的决策上,是有建议权的,他们看的眼界更高。
上医医国。
中医医人。
下医医病。
这一句话,短短十二个字,所表达的内涵,却不是十二个字能简单承载的,甚至,几千年来,也未有谁能够真正地承载住。
不论是著书立说、造福一方,神医济世,或者其他的种种也好。
都是在讨论医。
而不是在讨论医学,医学,是一门学科,不管是现代医学也罢,传统医学也罢,既然要是学科,就得系统化。
想必,这才是两位老师让自己下来的理由!
工具人的技能包!
“周医生,你的意思是?我们要基于商业模式来考虑,一定程度地压缩成本,赚取单病种完全付费之间的差价?”卢彬身为主任,倒是也挺敏感。
这种话,当着外人的面,可不敢说,甚至对于护理团队讲这些话,都需要格外慎重。
在病人面前,就更是如此了。
卢彬知道,周成等人之所以会到来,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医疗资源不断下沉,逐步地调节地级市医院及县级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。
而在另外一个方面,则是帮扶地级市医院,一定程度上地摸索变革带来的好处的。
周成想了想,点了点头,却又摇了摇头:“卢主任,大抵思路是这样,并没错。不过节约成本,赚取差价这句话,用得不太妥当。”
“单病种付费的政策下,之所以会集采,其实是留出来了比较大的空间,在于去细化治疗的方案,而并非是把这个空间留置出来。”
周成说了这些后,然后沉吟了一阵,才缓缓道:“就骨折而言,单纯技术层面能够达到的峰值,其实是有限度的,就算是骨折的微创固定,其实也只是能够减小外显创口带来的损伤。”
“并不会实质性地促进骨折的生长等情况,可以达到固定的程度,但骨折要想愈合,正常情况下,是能够达到效果的。”
“不过微创内固定器械与普通的传统内固定器械,其主要目的,都只是固定而已。从另一种角度而言,它不过是石膏外固定的一种替代品。”
“解决的是固定的问题。”
“固定,只是骨折治疗原则中的一个环节。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周成点到这里,看看卢彬到底能想明白多少。
而周成之所以会说出来这么些,还是基于他现在的技能等级很高,而且技能很全,在技能全面,等级高了之后,对一个疾病的理解程度,才是其提升的关键。
固定、复位、康复,一直都是骨折的老三样。
他为何会想尽办法地去推广骨折的手法复位?那是因为,大部分的骨折复位,其实都是手法复位的变种——
不管是切开复位还是闭合复位,手法复位都是关键,而且是基础成分,复位做得好不好,非常影响到骨折治疗的预后因素。
反而,在这种模式之下,内固定器械的选择,倒是其次了。
如果能够厘清这个关系,把握好这个因素的话,那么就是一个手术从熟练到精通,跃升至完美的关键心法之一。
入门、熟练、精通、完美。是技能的四种境界。
入门是熟悉整个手术流程,把手术完整地进行开展,熟练则是手术过程非常熟悉,操作数量增加,可以通过手熟与经验,加快手术的进度,手术质量得到提升。
但是要到精通的话,那么微细之处,必须是要得到一定的调整。
完美的技能等级,最简单的,就是你要考虑到治疗原则,去揣摩治疗方案,尽善尽美。重新定义的完美,则是你需要去探寻让手术的整体方案,高于完美等级技能的程度。
卢彬听了话后,稍微沉吟了一阵,脸色一阵阴晴不定。
过了一会儿,卢彬才试探性问:“复位说起来,是为了更好固定中的一部分,为了辅助固定。”
“难道周医生的意思是,我们可以从康复上,稍微下一点工夫?”
“可要去琢磨康复理念的提升,也是一种临床课题了啊?我们地级市医院,目前敢做和能系统性地做临床课题的单位,却是并不多的。”
卢彬说得稍稍有点脸红,课题,分临床课题和基础性课题。
说起来,地级市的三甲医院,虽然自诩为教学医院,其实真正开展的课题并不同。其承担地任务,就是省市级医院及县级镇医院的一种纽带,然后顺带承担本市内病人的医疗保健任务。
周成叹了一口气,卢彬这话,显得他之前讲的那么多东西,都有些白说了。
看来啊,想要服众,增加这些人的视野,还是得从临床中做起,让他们见识到更加高深的手法复位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