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9节
朱允炆看着东北舆图,手指点在了鲸海位置,缓缓上移,最终落在一个岛上,这个岛,有很多名字,苦叶、苦兀、骨嵬或黑龙,满语名为萨哈林岛,后世人命名为库页岛。
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,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岛屿(比湾湾大两倍),后成为了毛子的地盘,不能说不令人痛心。
很多人认为库页岛(明朝叫萨哈林岛,为方便识别这里用库页岛暂代)归入中原统治是清廷的事,呵,那是胡扯。
早在唐代时期,库页岛上的郡利、窟说、莫曳皆等部,便臣服唐朝。开元十三年,唐廷在黑龙江下游地区置黑水都督府,统治包括库页岛等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。
辽金时期,库页岛先后被辽金两国所控,辽时,设五国部节度使管辖,金时,由金廷直接控制。
金国末年,宋金元三国时常发生战争,金廷已无精力再去对库页岛进行直接的控制,故而金末库页岛渐渐脱离中原的控制。
至元朝时期,元廷为重新控制库页岛,多次对库页岛用兵,最终招抚了岛骨鬼等部。后置征东元帅府,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进行实际控制。
在元朝被打成北元,在鞑靼、瓦剌跑到草原上之后,朱元璋经略东北,采取羁縻之策,实事求是地说,并没有实际控制库页岛,明廷的旨意在库页岛没有任何效力。
朱允炆决定收回库页岛,并让这里成为大明固有的版图。
库页岛的位置很不错,东面隔着鞑靼海峡与大陆相对,而南面,则是宗谷海峡,过了宗谷海峡,就是倭国北海道岛。
控制库页岛,对于日后进取倭国是有帮助的。
倭国骨子里带着原罪,为了避免他们罪恶的血再一次滴在中华大地上,朱允炆想让他们的血直接淌尽在四岛之上。
而对倭国的战争,如果只是依靠水师从一面或两面突破,必是耗时耗力,还可能会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,被倭国拖入长期作战,反而不利。
若真的发动对倭国的全面战争,朱允炆绝不会只从一路进攻,对马岛是一个跳板,琉球群岛是一个跳板,这库页岛也是一个跳板!
但现在还远不是对付倭国的时候,郑和的主力还没有回来,大明水师至今没有恢复到建文五年的水平,而蒸汽战船还在摸索与改良之中,想要大规模武装与使用还需要时间。
长叹!
朱允炆只能将目光从库页岛收回,看向东北,将注意力放在收拾建州女真、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身上。
建州女真在东北的南部,海西女真在东北的中部,而野人女真,则在东北的北部,也是库页岛所在的区域。
想要控制库页岛,必须先控制野人女真。想要控制野人女真,又必须先解决海西女真。
问题回来了,朝廷唯一能做的,只能是巩固建州女真所在的区域,再彻底控制局势之上,再行北上……
朱允炆不希望在对付海西女真的时候,建州女真背刺大明,要控制,就彻彻底底,完完整整,瓦解建州女真的战斗力,让其真正臣服大明。
兵力!
朱允炆拿起高巍的奏折,东北的兵力是不足的,辽东都司的兵力不能一直抽向东北。
“朝廷竟然到了增兵的地步……”
朱允炆有些叹息。
近年来,朝廷一直在精简卫所,并积极打破军户制,将募兵制引入卫所之中。
受益于新军之策,加之高标准的把关,大明卫所与军士数量虽有所减少,但整体战斗力却大为增强。
现在,大明内外卫所三百个,守御千户所六十个,兵力一百七十五万余,但这个数量,依旧让朱允炆感觉有些捉襟见肘。
新军之策困境(补更)
自朱允炆登基以来,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革新,而第一斧头就是新军之策。
数一数,新军之策至今已有七个年头,事实证明了新军之策的有效性与巨大成功,强化了军士战斗意志、战斗能力。
但令人遗憾的是,新军之策推了七年,依旧没有推广至所有卫所,像四川、云南、广东、湖广、山东等地卫所,大部分都没有享受新军之策。
有些卫所有意见,军士闹矛盾,朝廷只能安抚再安抚,能拿出来的实际行动却很少。虽然有些卫所没有享受新军之策,但基本待遇相对于洪武时期,已提升了近三成,缓和了地方卫所与朝廷之间的关系。
但朱允炆清楚,新军之策一日不能普及全军,问题就一日无法根除。
新军之策的推动,需要以钱粮为支撑。
可近年来,朝廷钱粮用掉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,特别是疏浚会通河、营造新都、混凝土道路基建与征西域,耗费钱粮何止千万!
朝廷虽然有印钞机,但也不可能无度发行钱钞,洪武宝钞大幅贬值的教训就在眼前,朱允炆必须确保新洪武宝钞的信誉与价值稳定,避免银铜再一次主导交易,引起更大的灾难。
朝廷缺钱粮,是新军之策推行速度慢的最大原因。
朱允炆曾希望北平卖掉军屯田地,以解决新军之策的钱粮问题,但北平成功的经验是很难复制的,比如肃州,宁夏,兰州等地,你告诉商人来买屯田,他们也未必会买啊。
一百七十万军队,背后若没有屯田在支撑着,朱允炆根本就养不起如此多的军士,一名军士一年十两钱钞,就需要一千七百万,可建文六年,全年税赋所得钱钞也不过两千八百万钱钞,分摊在地方三成,进入户部的还不到两千万钱钞。
在这两千万钱钞里,需要抛开官员俸禄,宗室俸禄,皇宫用度,然后水师要二百万,基建要二百万,养马场要五十万,新都营造规模宏大,牵涉众多,一年耗费就不下三百万。
西征开拔,十五万军士,这就是二百万两,后勤征调民力、征用骆驼、母马,筹措粮草,漫长的运输线与漫长的时间,耗费何止三百万。
林林总总算下来,能拿出来支撑新军之策的钱钞,只有五百多万两钱钞,均摊到一百七十万军士头上,一年一名军士,只堪三两!
纯碎依靠朝廷财政支撑新军之策是不现实的,真正支撑新军之策,确保卫所正常运转的定海神针是军屯。
朱元璋高看了军屯,朱允炆小看了军屯。
朱元璋认为军屯可以养活百万兵而不需要耗费民粮一粒,但老朱过于夸大其词了,开中法就是为了弥补军屯不足粮食而想出来的招。
朱允炆认为卫所军屯是落后的,迟早要崩溃的,需要废掉,但事实上,军屯制对于明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,军屯开垦了大量的土地,其所产出的粮食不仅支撑着卫所,甚至还成为朝廷的重要粮食来源。
屯田所得,为新军之策在地方上的推广至少省掉了五成成本。可即便如此,因为连年大工程、大作战,大明户部也拿不出更多的钱财来支撑新军之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。